彰顯地礦科技實力,深化國際交流合作。9月23日至25日,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地學合作與礦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地球物理國際會議在西安召開。作為大會協辦單位,地礦集團以一系列扎實的技術展示、深度的專題研討和前瞻性的青年交流活動,全方位展現了在地礦領域的科技硬實力與深化國際合作的積極姿態。地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秦西社受邀出席開幕式,地礦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瑞廷及相關權屬企業負責人、技術骨干參加會議。
作為2025歐亞經濟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大會以“加強科技引領,促進礦業發展”為主題,由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長安大學、陜西省地球物理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來自16個國家的地礦管理部門、100余家科研機構及國內外知名礦山企業共計60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基礎地質研究、礦產勘查技術、礦業投資合作、綠色礦產開發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為全球資源協同創新與礦業可持續發展搭建平臺。
王瑞廷擔任本次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并作題為“鳳太鉛鋅金礦集區成礦規律與找礦突破”的特邀報告,系統介紹了地礦集團在鳳太礦集區成礦理論研究與找礦技術方面的突破性進展,為區域找礦提供有益借鑒。物化探總隊公司技術人員圍繞“金堆城鉬業礦山-東川河滲水探測”“地-坑廣域電磁法研究與應用”作專題報告;物化探總隊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郭文波,地礦集團地質科技部副主任冀月飛分別主持“深部高精度動態探查新技術新裝備”“煤炭勘探與開發”“金屬礦綜合勘查方法技術”三場專題學術交流會。
為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地礦集團積極參與底青云院士召集的“深地探測新技術與裝備”專題會議,組織中亞公司參加“上合組織國家礦業發展與投資研討會”,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沙特等國礦業主管部門及企業代表進行洽談,為拓展海外礦業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大會期間,集團設置的專題展板集中展示了國內礦產勘查、海外項目開發和綠色礦山建設成果,吸引眾多中外參會者駐足交流。
會前,上海合作組織青年地質科學家交流營到訪地礦集團,參觀了中國秦嶺地質礦產科技館與西北資源鉛硐山礦業公司。這場沉浸式實踐活動向各國青年地質人才展示了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與礦山綠色勘查開發方面的成效,也為長遠的人文交流與合作播下了種子。
此次高規格、多層次參與國際會議,是地礦集團主動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具體實踐,有效提升了品牌國際影響力,積累了國際合作經驗。未來,地礦集團將持續深化資源勘查、礦業開發、技術共享、人才培養等領域國際合作,不斷探索礦業發展新路徑,為實現“資源倍增”計劃、推動地礦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